编者按: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香港、澳门部分可谓亮点多多。十九大报告把“一国两制”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结合在一起,为港澳发展和港澳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了更好地理解十九大精神涉及港澳工作的方针,了解、熟悉十九大报告的深义,光明网特推出系列报道“新时代•中华儿女共筑中国梦系列访谈”,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一国两制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田飞龙,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对十九大报告涉及港澳政治、法律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解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一国两制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田飞龙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
【新时代•中华儿女共筑中国梦系列访谈之二】
光明网记者 吴晋娜
光明网:对于深入学习、理解和贯彻十九大报告,香港和澳门最需要理解的是什么?贯彻的又是什么?
田飞龙:港澳最需要理解的是:
第一,一国与两制的辩证关系。具体而言是“一国为体,两制为用”,“一国”主要体现为国家的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香港长期以来国家意识较为单薄,香港本地利益过于优先,需要在新时代矫正这种认识偏颇,增强国家观念与义务感, 建立“一国两制”之权利义务的再平衡。
第二,理解和紧抓国家发展战略机遇。香港经济已经不具有引领国家的决定性作用,而是作为国家经济体一部分需要转型及融入,中国已经取得地缘及区域经济的主场地位和主导权。
第三,重新理解国家及国家与世界关系。中国不是西方模式的简单尾随者,而是新全球化及全球治理的主要责任人,国家发展在改革40年里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内涵与成就,在制度层面出现了中国模式,在中国与世界关系上出现了主从关系的积极转变。香港社会的种种病理及与国家的冲突,是其不适应这一世界历史秩序转变的症候所致。从“背向国家”转为“面向国家”,意味着香港社会的一次决定的精神转型,这一转型是香港一切新发展的观念基础。
第四,香港自治内部的教育、公务员体系及公共文化需要结构更新,适应香港融入国家的全面调整需求,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倡议中从容转化自身独特优势。
第五,澳门在香港转变转型过程中可以起到适当的启发作用,但香港的转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课题,因为港澳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与国际环境。
李晓兵:深入学习、理解和贯彻十九大报告,香港和澳门最需要深刻理解“一国两制”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因此,在香港特区成立二十周年、澳门特区即将迎来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港澳特区都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港澳特区需要重新认识世界、从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特区,把握变与不变。
当代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正在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肯定,中国正在从最初的追随者开始成为很多领域的引领者,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制造升级转型。港澳特区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在国家的鼎力支持下保持繁荣稳定的同时也对国家的发展贡献多多,其自身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内地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处于较为低端的发展层次,港澳特区利用区位优势、制度优势就可以和内地之间形成垂直分工。然而,随着内地的开放不断走向纵深,港澳特区很多行业靠既有的优势躺着数钱的时代已经结束,创新驱动、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日益成为时代的主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勇于担当起来应有的历史责任,需要我们创造性的实践来加以实现。港澳特区最需要贯彻的就是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定信念,勇于实践,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