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国家机关、高校、科研机构、媒体和企业的代表共百余人参加会议。
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魏礼群主持开幕式。魏礼群认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科学总结以往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与时俱进地丰富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作出了许多新决策新部署,特别是在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新境界方面,提出了重大创新性要求,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和水平提供了行动遵循。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更好深入研究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问题,争取产生更多有价值、高质量的智库研究成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可以说,这次研讨会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当前,学校正着力构建“高原支撑、高峰引领”的学科发展体系和以北京校区、珠海校区为两翼的一体化办学格局,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在强化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的同时,学校依托优质多学科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打造高端智库,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表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制度优势、系统集成、守正创新是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三个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科学的、规范的制度体系,是中华民族实现飞速发展的根本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不断进取。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提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做出了重要决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全党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制度建设和治理建设的方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该具备“六化”: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普惠化。
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认为,中国奇迹来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这种制度和体系植根中国大地、深得人民拥护,已经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源泉。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政治保证。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思想路线。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组织原则。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表示,在服务党和国家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媒体型智库通过重塑传统媒体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积极运用大众媒体传播思想价值,集聚社会正能量,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创新提升媒体的服务能力和智库的咨政能力,提供多样性政策建议,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面对诸多挑战,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韬强调,要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感知社会态势,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则提出,把技术应用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是数字时代必然选项。未来十年,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区块链和新一代芯片为代表的智能化产业将带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使智能化治理成为可能。
在专家研讨环节,围绕“完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数字时代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创新”等议题,专家学者展开热烈讨论。据悉,本次论坛将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产生一系列创新成果,并向有关部门提供研究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思想贡献。(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斯敏 通讯员 焦德武、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