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线医护日记】(13)
记录者: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支部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师、福建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 陈玮
2020年1月28日
“我不喜欢‘逆行’的说法,我们只是顺着自己的职业精神而行”
今天,驻地搭起临时帐篷,用作更衣消毒区。前些年,在医院比赛时穿的球衣也被带来了。球,应该是不会再去打啦。大学时是1号,成绩虽不算优秀,但很荣幸能成为同学中第一个支援湖北的医生。我不喜欢“逆行”的说法,我们只是顺着自己的职业精神而行,顺着大众的健康需求而行,顺着心中热爱的事业而行。
饮食上没有面食,都是米饭,不太习惯。幸好装备里有压缩饼干,先啃为敬……
2020年1月29日
“暂时的困难总是不可避免,我们要努力去寻找光明”
今天,我按照分组进入医院病房,暂未进入病房的医护,继续练习优化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团队默默贡献着。两位领队协调解决了后勤上的很多问题。
今天似乎好消息多一些。医院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同志说帮我带面食,着实感激不尽。
出行前一天,考虑到疫情可能导致献血者减少,临床供应紧张,溜去血液中心献了机采血小板,血液检测结果也是合格的。
厦门的兄弟“匀”了一片纸尿布给我,这下就算连续工作12小时估计都可以不用担心喽。
虽然关于疫情的数字还在增加,但仔细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实际上整体防控形势还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暂时的困难总是不可避免,即使陷入最深的黑暗,我们也要努力去寻找光明,更何况,现在还有点点星光。当下所需要做的,唯消除恐慌,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我相信,我们能赢。
2020年1月30日
“穿上防护装备10个小时滴水未进”
晨,湖北当地民众向驻地送来食品,挺暖心的。
福建省立医院尚秀玲主任、许镜清主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谭国良主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何绍吾主治医师,厦门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叶长青主治医师,还有我等6名医师组成了重症6组。
病房是由康复科改造而来,许多条件还不具备。傍晚,一名87岁的高龄危重患者入院,依然尽力救治。电脑系统、团队配合……各方面都在不断磨合,希望渐入佳境。
为避免穿上防护装备后上厕所,因此从进病房前2小时,一直到下班返回驻地,10个小时滴水未进。
本来还想开电脑写点笔记,结果因为手消毒后指纹无法识别,只好明天再试了。
2020年1月31日
“万众一心的凝聚力,才是我们这个国家屹立五千多年的支柱”
昨晚洗漱结束,已经半夜2点了。一早起来,发现身在澳大利亚的同学留言,询问采购的防护服和口罩是否符合要求。他采购了一批,准备捐赠回国。回顾历史,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万众一心的凝聚力,才是我们这个国家屹立五千多年的支柱。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也必然不会例外。下午的临时党支部会议,医疗队里的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而我,作为农工党员,所需要做的,便是与党同心、同向、同行。
医院里第二批准备前来支援湖北的小朋友咨询献血事宜,还问要不要帮忙带钙片,甚是贴心。说实话,我不建议小朋友在前来支援之前献血,毕竟女生的体质可能不如男生,安全第一。我的这个头起得不好,凡事量力而行,无愧于心足矣。最后,医院所有队员集体相约,等任务结束,平平安安回福州一同献血。
这两天,疾病的数字还在上升。我倒不认为这是坏消息。所有真实的数据都及时公开,这就是最大的好消息。至少能让我们相信,我们所面对的,并非是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而是充满希望的明天。今晚早点睡,明天继续努力!这身衣裤穿了快20年,尽管饱受诟病,但还是不爱换。一是习惯,二是舒服。挂在缓冲区帐篷里的制服,明天等着我。
2020年2月1日
“做该做的事,把该做的事做好”
2月第1天,6点起。当前一班的兄弟挂来电话时,我已经在吃早餐了。他调侃我这是老人家的生活节奏,其实我是为了尽量节省尿不湿。6点吃早餐,接班前先“减个负”,撑到下午下班的概率就会更大。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对的,今天又省下一片尿不湿。
进病房前的脸和出病房后的脸,单眼皮变双眼皮,鼻梁更挺了,手上皮肤更是速效增白,等我回家,估计帅得老妈都认不出来啦。
回驻地,听听音乐,一首老歌《每一次》:“茫茫人海,终生寻找……希望还在,明天会好……每一个发现都出乎意料,每一个足迹都令人骄傲……”我们用尽一生去寻找的个人价值,其实都渗透在日复一日平凡的点点滴滴之中。做该做的事,把该做的事做好。适度前瞻,无论面对的是坎坷还是坦途,只有靠着一步步踏实的足迹,才能无愧于心地站在终点。
2020年2月2日
“‘格物致知,明德致远’格致的学子可不能把校训忘了”
前些天,10名专科护理队伍来到武汉与我们汇合,其中一位是母校格致的师母。本来还想去大厅帮忙搬行李,可是需要赶车到医院夜班,错过。“格物致知,明德致远”,作为格致的学子,可不能把校训给忘了。
从驻地到医院,高架桥上只有我们乘坐的班车孤零零地飞奔。在金银潭医院的第一个夜班,2020年2月2日20:02交接,仪式感得有,不过这样的握手似乎不符合要求……我多多洗手。
金银潭医院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建筑布局相当适合分区改造,病房分区只能单向通行,有利于防控。为了避免病毒沿中央空调的风道传播,暖气是不能开的,3℃的夜晚,取暖只能靠“抖”了。再一会儿,天要亮了,这场大疫的曙光,也快到了,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2020年2月3日
“病毒可以隔离,患者可以隔离,但爱不能隔离”
从解放军那儿接过病区的接力棒,不得不感慨解放军的响应能力和工作细节。他们接到命令后立刻整备飞赴武汉,一天时间完成队伍展开、病区硬件配置、病房分区管理、洗消和监控设备安装、科室流程和制度制定等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收治37名病患!交接班时,把在科所有病患的诊治情况列表打印,清清楚楚,而且还把剩余的防护装备和后勤物资留给我们。亲身的体验,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有这样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人民军队,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昨天的夜班,19点多一些从驻地出发,今天返回驻地,已是早晨11点。回来前在金银潭医院拍了个照,似乎一宿没睡,气色也还不错。昨天的夜班,跟在科的患者交谈了两个多小时。除了需要关注他们的病情,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波动,包括了解他们的家庭是否存在其他困难,对于疾病有哪些顾虑,医护的防护装备是否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等等。
作为临床医生,必须临!床!——到患者的床边去。虽然从院感防护的角度看,需要建议我们减少跟患者的接触,但还是觉得需要给患者足够的接触,让他们彻底放下心理包袱,早日康复。所以,戴着手套,跟患者握手、诊脉。当然,我还是按院感防控的要求严格做好手卫生,对病毒也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我反对“疫区”的说法。病毒可以隔离,患者可以隔离,但爱不能隔离,心永远同在。医疗队同仁也发出了节约倡议,节约水电、粮食、耗材等一切资源,能省多少算多少。刚刚开会,第二批援助湖北的专科护理队员跟我们这批大部队团聚,终于跟师母碰面了。接下来一段时间,一起努力!
2020年2月4日
“武汉人民对我们的肯定、信任和祝愿永生难忘”
今天早班,从8点到13点。为了节约防护服,我们也在尝试新的工作方式和流程。今早我穿防护装备进红区查房,拿着对讲机跟绿区的队友和上级们沟通,采了6份咽拭子;另一个队友在黄区录入和转抄医嘱;上级在绿区坐镇指挥,指导方案。这样的流程,节约了不少防护装备,也可以减少人员在红区的时间,降低感染风险,挺好,唯一缺陷就是太慢,在防护装备紧的情况下,这样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啦。
作为传染病医院的医生,我不入隔离区,谁入隔离区?在防护装备里闷四个多小时,出来就像焖熟的螃蟹,红了。这面色跟昨天下夜班时差别忒大。查房时,无论轻症患者还是重症、甚至危重症患者,他们都需要更多情绪上的安慰。跟患者有些对话还挺有意思。
患:医生啊,我查的咽拭子报告出来没有哇?
我:我们也急啊……这个就像买了彩票等开奖,阴性就中奖啦。
患:医生,你们怕不怕这个病呢?
我:不怕啊。我倒是想不穿这些装备,让大家心理压力小一些。但还是得给病毒点面子,穿着以示尊重。
最让我们感到高兴,甚至感动的,是武汉人民对我们的肯定、信任和祝愿。这样的情谊,应该是让我们永生难忘的啦。今天的晚餐,由我们的领队——宁大厨掌勺久违的福州糖醋排骨,抓住大家的胃,焉能抓不住大家的心?等疫情结束,若搞个领队厨艺大比拼,福建有望夺魁噢。领队,我看好您。
2020年2月6日
“多一份热爱,一切都会不一样”
今天夜班,白天稍微调整休息。晚餐吃了解放军留给我们的“自热面条”:白面条+香菇肉酱+酱牛肉,味道很赞。
今天把2000元钱捐给了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我们既能勇毅奔赴武汉,也能为他人多贡献一份力量,基层的民众和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条件可能更为艰苦。深爱我们的人,永远不会真正离开我们。你总是能找到他们,就在这里。很多时候,多一份热爱,一切都会不一样。加油!
2020年2月7日
“莫道人生苦,但知事有所为,有所不为”
下了夜班,看着小小陈的照片,笑靥依旧。写的数字,歪歪扭扭,但五颜六色,很适合春天。5岁的孩子无忧无虑,对于此行武汉,也只告诉他,武汉病人多,医生们忙不过来,爸爸要去帮忙,勿念。望长大之后,莫道人生苦,但知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该为之事,攻坚克难,纵千万人也必往之。不可为之事,断不能为。欲担生命之重,需精壮之躯体,精湛之技艺,更需勇毅之灵魂。
2020年2月8日
“30多年第一次在异乡过元宵节”
今天,又是8点到13点的班次,准点交接班。传说中的“神药”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已经开始,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午餐时分,金银潭医院的张定宇院长前来福建医疗队的病区探班,还送来了元宵,我早已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30多年,第一次在异乡过元宵节。不过,有可爱的领队和队友,有可敬的张定宇院长和武汉同仁,有可亲的武汉人民,这个元宵节并不孤单。
2020年2月11日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一起努力吧”
又一轮夜班平安结束。第二批的队友们已整装待发,但暂时还不知道具体出发的时间和目的地。大家相互交流,依然是轻松的。下了夜班,出了隔离区,气色还算不错。
感觉这些压痕应该是脸太大的缘故,所以必须要减肥。如果有人说我这不是肥,那一定是相对于我的体重,身高略显不足。今天看看疫情数字,已经体现出好转的趋势。小小陈在家里也没闲着,练习写数字,慢慢上手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一起努力吧。
2020年2月12日
“同袍一心挥血汗 不胜疫情终不还”
昨天,医院组织向湖北人民捐款,科室的医护们非常积极。感谢后方的领导和同事通过外卖送来的补给。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目前粮草充足,焉有不拼之理。
今天,天刚亮就出门了。驻地外的帐篷,整齐地摆放着我们的外套。防护装备是来武汉后用得最舒服的一次,尺寸合适,活动方便。只是没有8号手套,真的是越“掌”大越孤单。频繁的洗手,手背就像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鼻梁红的位置偏高了些,等疫情结束还能客串个小丑 。
闽医出征年初三
须臾转战金银潭
同袍一心挥血汗
不胜疫情终不还
2020年2月13日
“疫情未止,我们不回!”
今天是午班,13点到20点。随着科里病患病情趋稳,我们也稍微放心了些。上班前,提早到达金银潭医院。金银潭医院的介绍墙,跟我们医院一样,是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所以,在这儿上班,就跟在自家单位上班的感觉差不多。一到科室,蔡主任就递来护手霜,真是非常非常感谢。下班后,回宿舍洗漱。从头到脚。还有不该被忽略的就是鼻腔、口咽和眼睛。口咽靠漱口,眼睛靠眼药水,鼻腔就靠这个小喷嘴啦。在药店买个最便宜的鼻喷剂,倒掉内容物,空瓶洗净,装自来水冲洗鼻腔就搞定喽。
驻地外,春的颜色爬上枝头,寒冬过了,这次疫情呢?看数字,今天暴增近1.5万。这是纳入临床诊断例数的结果,虽然看着吓人,但对疫情防控是有利的。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地区,适当放宽诊断标准,有助于对病患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如果说传染病的例数是一座冰山,病原学确诊是冰山一角,那么将临床诊断纳入统计则能更好地估算冰山的大小,从而精准施策。
全国各地的医护还在源源不断地支援湖北,既兴奋又感动。在这场疫情中,我国向世界展示出不弱于任何国家的应急动员能力。航空、铁路运输畅通无阻,一周建上千病床的高等级临时医院,人员和物资的快速集中,数千万人的瞬间移动管制,无一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能力。有国如此,同心勠力,攻坚克难,夫复何求?
不少朋友问何时返回。我想,在这特殊时期,全国各地的中青年骨干都向湖北集中,各地医护正齐心奋战之时, 我们怎么能回去?疫情未止,我们不回!
2020年2月15日
“誓与江城共风雨,甘洒热血写春秋”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此番武汉战疫,惟尽吾辈之职守,不退不避,一往无前耳。但恐当下所获之誉,已超江城二旬之实绩,此非吾所愿。德、绩、誉、位,如阴阳之互根互用。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若德不配位,必惶惶不可终日。故战疫攻坚,誓与江城共风雨,甘洒热血写春秋。(光明网记者 刘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