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 付振强)66年前,凭借“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豪气,中国核工业人以“敢为人先、以身许国”的精神,隐身于荒漠高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工业发展之路。如今,中国核工业人坚守初心和使命,勠力同心、不负国家期望重托,“核”你一起,点亮未来。
“记住历史,是为更好地出发。” 4月15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李清堂在“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暨“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出发仪式上表示,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66周年,红色基因始终是中核集团的根脉。今天的中国核工业,正在加快向世界核工业强国迈进。
从大国重器“华龙一号”首台核能发电机研制成功,到海内外首堆全部都已并网发电成为国家名片,从“人造太阳”核心部件研制成功,到在成都建成并实现放电……我国核技术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并持续向民用领域积极延伸。
事实上,核技术应用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战略新兴产业,已广泛融入我们生活之中。
质子治疗:为患者治疗方案进行“量身定制”
质子治疗被看作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治癌手段之一。质子治疗是利用质子具有较好的放射物理学性能的特性,为患者治疗方案进行“量身定制”。通过精密仪器将照射剂量精准定位在肿瘤位置,如“深水炸弹”般,到达一定深度接近目标时“定点爆破”,射程前段释放极少能量,经过“定点”后能量迅速减小,将入射通道前后左右正常组织受到的剂量减小到最低值,从而以最小副作用,取得最好“杀敌”效果。
记者了解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发的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就是可造福广大患者的质子治疗加速器。早在10多年前,原子能院就建议通过基础研究立项启动设计工作,推动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应用到我国医疗事业中,着手开展质子治疗设备的预先研究。
2013年,中核集团“龙腾计划”一期立项研究质子治疗的关键技术;2016年,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样机建造获批;2018年,加速器核心部件——高频腔系统通过源地验收,标志着中核集团全面掌握该加速器设计和制造技术。2020年9月2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导回旋加速器质子束能量首次达到231MeV,标志着中核集团自主研发质子治疗系统实现重要里程碑节点。逐步实现我国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回旋加速器设备国产化。
“我们是国内最早研究放射性同位素科研的单位,于1958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批放射性同位素。”中核集团首席专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回旋加速器研究设计中心主任张天爵介绍,目前,原子能院已掌握主要医用同位素制备及针对各类靶向分子、单抗等的标记合成、质控分析以及药物代谢评价技术,形成了放射性药物的一整套研发体系。
反恐安检:核技术广泛应用大型公共场所安保
通道式X光检查系统、低辐射车辆检查系统……随着核技术应用的发展,我国陆续研发了反核恐怖、反爆炸恐怖、反生化恐怖三个领域的系列反恐装备,在公共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体积小巧、灵敏度高、反应迅速、机动性强、数据无线传输,使用灵活便捷……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最早研发的核辐射探测装置,在公共安全领域、核设施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探测行人/车辆非法携带放射性物质,预防核与辐射恐怖活动的发生。
2020年6月,由原子能院自主研制的移动式X射线背散射车辆违禁品检测装备、X射线透射和背散射一体化包裹违禁品检测装备,顺利通过检测。2002年和2008年,原子能院分别向柬埔寨和阿富汗出口了4套集装箱检测系统。2012年,原子能院分别向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出口了便携式核素识别仪15台、多功能安检门10台和通道式放射性物质检测系统10台。201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保处将原子能院捐赠的检测设备转赠给马来西亚原子能许可委员会,供其开展核安保工作,并于2017年服务于东南亚运动会。
目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反恐安检产品及服务已进入民航、海关、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公安司法、大型活动赛事等众多领域,助力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保卫蓝天:利用核技术研究解析雾霾污染源
一座400MW的“燕龙”,近乎于零污染排放,供暖建筑面积可达约2000万平方米……2017年11月28日,中核集团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可用来实现区域供热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
“燕龙”是中核集团在泳池式轻水反应堆(49-2堆)50多年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针对北方城市供暖需求开发的一种安全经济、绿色环保的堆型产品。技术成熟,低温常压运行,无需厂外应急,可贴临城市建设,具有“零”堆熔、“零”排放、易退役、投资少等显著特点,而且选址灵活,内陆沿海均可,非常适合北方内陆,使用寿命为60年。
大气颗粒物由何组成?从何而来?针对大气污染源解析,原子能院还组建了用于大气与环境污染研究的核技术团队,利用同位素测试、多元素非破坏分析、激光等离子体在线分析以及单颗粒物等核分析设备和技术,开展了基于核技术的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2018年12月15日,由中核集团原子能院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00kV小型化重核素加速器质谱(AMS)装置,成功实现了对碘-129的高效高灵敏测量,测量灵敏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该装置研制成功。
“未来,我们还将围绕核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反应堆工程技术、加速器技术、同位素技术、测量与分析技术、辐射安全和电离辐射计量这8大学科,继续开展核基础及共性技术、先进核能开发、核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罗琦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