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交通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1909年10月,中国人自主设计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通车;2019年12月,全球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通车,开启世界智能高铁先河。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跨越百年的京张线之变,成为我国交通事业历史巨变的一个缩影。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自立自强、艰苦奋斗,推动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持续建设,综合交通主骨架加快形成
乘飞机、搭高铁、坐轮船、自驾行……今年“五一”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共发送旅客2.67亿人次,日均5300多万人次。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
从过去交通闭塞、流动不畅,到如今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我国成为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中国交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交通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综合交通网络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不断提升——
公路四通八达。到去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增至16.1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邮路和快递服务网络总长度(单程)达4085.9万公里,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
高铁疾驰神州。沪昆高铁蜿蜒崇山峻岭,哈大高铁驰骋东北大地,宁杭高铁穿梭江南水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铁快速发展,到去年底运营总里程达3.8万公里,在“十三五”期间翻了近一番,位居世界第一。
港口星罗棋布。2017年12月,全球最大的单体全自动化码头——洋山港区四期码头开港;2018年5月,南京至长江出海口431公里的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到2020年底,我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达2592个,位居全球首位。
航线纵横交错。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相继完工,重庆巫山、湖南湘西、河北邢台等数十座支线机场拔地而起……到2020年底,全国航路航线总里程达23.7万公里,颁证运输机场数量达241个。机场数量位居世界前列,空中航线越织越密。
重大交通工程举世瞩目。京张高铁、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成高铁秦岭隧道群、洋山港集装箱码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项项重大工程纷纷完工,彰显出我国科技创新、交通基建的雄厚实力和领先水平。
“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国交通运输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快速缩小,部分领域已实现超越,我国正由交通大国加快迈向交通强国。”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完善路网,助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百年交通巨变,改写了神州大地的时空格局,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铺就通途大道。
——交通主动脉日益强健,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5月11日上午,首趟西部陆海新通道宁夏班列在中卫市发车,载着2500吨货物向南驶去,行至广西北部湾后出海。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4个省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0.5%,拉动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4.6个百分点。
夜以继日,铁路班列装运忙;吊机林立,港口码头作业忙;走街串巷,快递小哥收发忙……今日之中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货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邮政快递业务量等指标位居世界第一或跻身世界前列。如今,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已在神州大地基本贯通,有力支撑了发展大局。
——城乡路网加快覆盖,为不同区域打破发展瓶颈。
“自打村里通了硬化村组路,原先少见的外地商贩纷纷上门收购,猕猴桃的‘身价’立马不一样了。”四川广元市苍溪县云峰镇紫练村脱贫户杨军华感慨,“道路通,百姓富!”
老乡奔小康,基础在交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大力推进交通扶贫。2012年至2019年,贫困地区新改建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约5.9万公里。2020年9月,我国提前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车的“两通”目标。
——百姓出行更加便利,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转变。
高速公路覆盖99%城区人口超过20万人的城市和地级行政中心;高速铁路覆盖近95%的百万以上人口城市;民航机场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区;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约100%……近年来,我国出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客运结构持续优化。
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更广,让出行更温暖。公路客运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广大农村居民迎来“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幸福生活。偏远地区开行的公益性“慢火车”,站站停、低票价,架起了山村与城市的桥梁,成为沿线群众的“公交车”“致富车”。
新技术新业态加快应用,让出行更“智慧”。坐火车,可享受网络购票在线选座、人脸识别进站秒过、手机预订特色餐食等便利服务;乘飞机,233个机场实现国内航班刷码登机、无纸化出行;城市内出行,公交、地铁、网约车、共享单车随意选择……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交通出行领域加快应用,让出行越来越惬意。
蓝图绘就,交通强国前景可期
“十四五”开局之年,交通领域投资建设力度不减、捷报频传——
雄安新区,高速公路加速成网。5月29日,随着京雄高速河北段、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一期等建成通车,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形成。京雄高速北京段正加快建设,北京六环以外路段预计年底通车。
西子湖畔,机场扩建有条不紊。作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重要配套项目,杭州萧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自今年5月转入室内装修阶段,预计年底基本完工。
青藏高原,川藏铁路紧张施工。去年底,雅安至林芝段开工;今年底,拉萨至林芝段预计将开通运营。
一个个项目高效推进,一项项规划接连发布,擂响了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战鼓——
2019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要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出“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提高网络效应和运营效率”。
一系列战略规划,勾勒出未来我国交通发展的壮阔蓝图——
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我国将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交通强国前景可期,光荣使命催人奋进。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将扎实推进京滨铁路、京秦高速等项目建设,深入推进长三角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建设,完成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力争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当好先行。
本期统筹:陆娅楠刘志强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本报记者 刘志强 陆娅楠 邱超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