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老有所为 红霞满天
新华社记者王亚宏、冯源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老年人致以节日祝福,并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树立起积极的老龄观。
积极老龄观意味着全社会要积极看待老年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传统,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人类的生存繁衍、文明传承是一个不断积累、延续的过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事关生命的尊严,也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人终会老去,人在少壮之时尊老敬老,是一种高回报的文明储蓄,未来一定会从中获益良多。
积极老龄观鼓励老年人保持健康的人生态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每一天都能焕发“新生”的力量。在调整心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老年人的幸福感、自豪感、荣誉感也会提升,这有利于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能更有尊严地享受晚霞下的生活。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02岁的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不仅坚持每周出诊,还带教博士生和传承人,参加学术活动。他常说:“多看病,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99岁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邬沧萍仍在写书、工作,他想看看“一个知识分子的潜能有多大”。像他们这样用奉献渲染夕阳红,无疑是银发人生最美的境界。
积极老龄观要求全社会为老年人发挥作用拓展更大的空间。社会要鼓励老人积极参与,提倡“老有所为”,并为有能力、有意愿发挥余热的老年人创造参与条件。发挥好老年人的积极作用,将老年人的智力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珍惜老年人的经验和优良品德,会形成老年人和全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
青春易逝,韶华易老,但每一段年龄都有自己的精彩,在积极老龄观下,人生的舞台会不断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