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乌镇时间”开启 数字新技术释放发展新机遇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乌镇时间”开启 数字新技术释放发展新机遇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3-11-09 11:21

  我国5G、IPv6规模部署、算力总规模等多项指标居全球前列,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作用凸显;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数字技术创新取得积极进展;数字经济规模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0.2万亿元……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从11月8日开幕的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与会人士表示,当前信息技术创新引领社会变革,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进入发展快车道,数字经济新技术正日益融入并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释放强劲增长动能。

  乌镇峰会开幕当天,一场汇聚15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的发布吸引全球目光。“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关键技术”“全光底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4G/5G移动通信共建共享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等多个领域创新成果脱颖而出。一项项前沿“黑科技”,展现了数字技术蓬勃的创新力量。

  “数字技术是创新最活跃、最富活力的领域。”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李颖新说。他同时表示,一年来,我国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特别是,近期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乌镇峰会期间,多家企业纷纷在展示其大模型、AIGC的新成果。

  “AI正由助力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手段,升级成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AI’向‘AI+’转变。”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说,根据有关权威机构预测,未来三年,在生产经营环节应用AI大模型的企业占比将由目前的不到5%提高到80%以上。

  从全球范围看,数字技术发展驶入快车道。峰会期间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指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逐渐成为大国关注焦点;信息技术创新引领社会变革,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进入发展快车道,数字经济成为发展强劲引擎,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随着技术进步推动基础设施形态演进,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底座。峰会上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今年9月,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18.9万个,千兆光网已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的能力;“东数西算”工程从系统布局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算力总规模达每秒1.97万亿亿次浮点运算。

  “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作用凸显,我国5G、IPv6规模部署、算力总规模等多项指标居全球前列。”峰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称。

  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创新消费场景,网络销售表现抢眼,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增长11.6%。

  拼多多联席CEO赵佳臻在峰会发言中举例称,围绕让老百姓感受到实惠和便捷,拼多多深度创新供应链,推出了“多多买菜”业务,建成了触达乡村的高效的农副产品流通网络和技术架构。“数字世界千变万化、热点很多,要实实在在地解决普通老百姓每天生活中的问题,给消费者更多实惠、更好服务。”赵佳臻说。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数字经济已成为影响全球资源分配、产业格局、国际分工的重要因素。展望下一步,中国数字经济将逐步转向深化应用、优化结构、普惠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记者 郭倩)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民族文化宫里珍宝千千万,但说到“镇馆之宝”,首先想到的便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长鼓,许多观众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它的“芳容”。
2025-11-28 13:02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异元汽车杯”首届新疆国际摄影大赛9月28日正式启动。
2025-09-29 14:31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