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6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也十分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是这一区域的主要任务。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认真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把青藏高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高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曾经,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三江源生态退化、恶化,河流频频断流,湖泊大量消失,三江中下游旱涝灾害,威胁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2000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200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它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经过多年治理,三江源逐渐焕发生机。
三江源辫状水系 图片来源: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世界屋脊,三江之源。
这里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被称作“地球第三极”。山宗水源以“中华水塔”之美誉,孕育出历史文明悠久的长江、黄河、澜沧江,向世人惊艳呈现三大江河起源于同一区域的地理奇观。
如果生命起源于水,文明诞生于江河,那滋养着我国三条大江和沿江流域六个国家,十多亿人民的三江源,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演绎着一个关于源头的故事。
1、江河之源
“源”,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对“源”的探寻,就是对民族文化的寻根。
“海内昆仑之虚……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对于江河源头的最初认识,见于《山海经》。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在昆仑神山,河水从昆仑神山东北角涌出,浩浩荡荡一路向北,又掉头往西南流入渤海。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诗人们也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江河起源增添了浪漫的注脚。
俗话说,河有头,江有源,大江大河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古代先民们和现代的科学家们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立志“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徐霞客一路西行,在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进行了长达4年的万里遐征,溯流穷源,探寻长江的源头。他躬身实践,指出金沙江为长江正源,纠正了沿袭千年来“嘉陵江为长江正源”的错误认识,为长江溯源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限于科学技术落后等种种原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江源的探寻工作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科学家组织的科考队,首次将长江源追溯到唐古拉山北麓的各拉丹冬冰峰下,探明长江正源为沱沱河,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查明长江的真正发源地。
1978年1月13日,新华社正式对外报道这一消息。次日,美联社便发了一则电讯:“长江取代了密西西比河,成为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1985年,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认定下,玛曲被正式确定为黄河正源。1999年10月24日,黄河源碑在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玛曲曲果竖立,坐东朝西,面向着黄河的第一股清泉。
作为亚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三江源地区每年为流域18个省份和5个国家提供近600亿立方米的优质淡水,是数亿人的生命之源。三江源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事关全流域生态安全,其所具有的生态地位无可比拟。
2、生命之源
这看似开阔荒凉的西部,藏在其中的生灵不知千万。
三江源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三江源记录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200余种、种子植物50科832种,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种,雪豹、藏羚、白唇鹿、野牦牛、藏野驴、黑颈鹤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4种,陆生脊椎动物72科270种,鱼类40种,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
光明网记者 王鹏威 摄
青藏高原上的顶级捕食者雪豹维持着草原生态平衡;藏羚羊纵情驰骋,每年前往卓乃湖繁衍后代;野牦牛凶猛善战、胸腹毛几近垂地;“高头骏驴”藏野驴喜欢与汽车并肩赛跑;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衍在高原的鹤类;红花绿绒蒿一生只开一次花;水母雪兔子绽放于高山之巅……
藏野驴 光明网记者 王鹏威摄
藏野驴,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青藏高原特有种,栖息于海拔3600—5400米的高原上,以高山植物为食,可以数日不饮。藏野驴头大,鬃毛短而硬,耳朵竖直,毛色斑驳。因为身姿矫健,被称为青藏高原“跑步健将”。
野牦牛 赵新录 摄光明图片
野牦牛,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身披长毛,皮坚硬,凶猛善战,善奔跑。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夏季可以到海拔5000—6000米的地方,活动于雪线下缘。叫声似猪,在产地又被称为“猪声牛”。
藏羚 光明网记者 王鹏威摄
藏羚(学名),别名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成年雄性藏羚脸部呈黑色,有角用于御敌,雌性藏羚无角。夏季雌性藏羚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性藏羚合群,11—12月交配,每胎1仔。有少数种群不迁徙,藏羚喜欢群居。
斑头雁和幼鸟 多太 摄 光明图片
斑头雁,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斑头雁个头大,性喜集群,雁群中有一只负责安全保卫的领头雁,一旦天敌靠近,会发出急促的“嘎嘎”声,雁群便会进入戒备状态,发出“衣嘎、衣嘎”的叫声,以驱赶天敌。斑头雁每年两次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是已知飞行最高的鸟类之一。
红花绿绒蒿 来源:国家林草和草原局 张胜邦 摄
红花绿绒蒿,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红花绿绒蒿花葶从莲座叶丛中生出,花单生于基生花葶上,微微下垂,花瓣呈现出令人炫目的红色丝绸般的光泽,多见于海拔2800—4300米的山坡草地。
全缘叶绿绒蒿图片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全缘叶绿绒蒿,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高原著名的四大名花中绿绒蒿的代表种。绝大部分绿绒蒿一生只开一次花,因为生长环境极为恶劣,从萌芽到开花一般需要10年以上时间,一旦开花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这里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乐园,也是滋养江河流域生灵万物的“绿色之源”。
3、文明之源
人类几乎所有的文明起源都离不开河流。人类最初的发祥地都选取在一些大河流域并非偶然。从长江、黄河、澜沧江到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恒河……每一条大河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三江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十字路口”,处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汉文化和藏文化的交汇地带。
牧民家的小女儿 光明网记者 王鹏威 摄
画满三江源的狩猎历史与文化的岩画,
气势恢宏的藏传佛教寺庙,
为行人指示前进方向的玛尼堆,
风中飘荡着五颜六色的经幡
……
飘扬的经幡 光明网记者 王鹏威 摄
这里有壮阔而瑰丽的自然景观,也能时时刻刻感受到文化印迹。
三江源的居民以藏族为主,历来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对于三江源的居民而言,他们或许不清楚三江源头的这眼泉水流向哪里,也不知道这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他们只知道自己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这一眼泉水养育了他们,所以理所当然要保护好她。
生活在三江源的牧民 光明网记者 王鹏威 摄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牧人,他们巡视国家公园,就像在看护自己的牧场。在巡护时,他们用耳朵听万物发出的声音,他们用眼睛看山水的每一丝变化,他们用心感受大自然的喜怒哀乐。
在三江源,因为热爱而付诸保护,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一个全新的认知。
雪山 光明网记者 王鹏威 摄
如今的三江源
江河纵横 峰岭相连
消失多年的水獭、猞猁、兔狲等
珍稀动物再次出现
各种野生动植物
在这里
尽显生命之美
责编:李佳琦 编辑:刘雨婷 来源:光明网 文字:岳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