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身边的改革故事丨屋顶种上“新作物” 太阳一出就有收入
首页> 时政频道> 要闻 > 正文

身边的改革故事丨屋顶种上“新作物” 太阳一出就有收入

来源:新华网2024-07-15 08:30

  新华社银川7月14日电 谁能想到,闲置的屋顶晒着太阳也能有收成?王军家的屋顶上,就有这样一片“新作物”。

  盛夏,60岁的王军戴着草帽,娴熟地割下一束束杂草,地里的玉米、燕麦、土豆长势喜人。忙完田里的活儿,王军来到自家平房屋顶,细细擦拭自己的另一片“作物”——10块光伏板。

  通渭县油坊村村民全小萍正在擦拭自己家中的光伏板。新华社记者张睿 摄

  艳阳照射下,光伏板熠熠闪光。“2017年我们家就装上了光伏板,发的电卖给电网,每年都能有上千元收入。”王军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油坊村的一名脱贫户。阳光能发电,闲置的屋顶能“赚钱”,让他不禁感叹时代与生活的巨大变化。

  在距离定西市300多公里、地处宁夏西海固的吴忠市红寺堡区,新集村村部的屋顶上一排排光伏板正在太阳的炙烤下吸收光热。耀眼的光伏板从村部一直延伸到周边农户,在红花绿树的映衬下,村民的屋顶犹如一片丰收的“麦田”。

  “每天太阳一出来,咱就有稳定收入。”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新集村副主任田树林说,装上光伏板不仅让收益冲抵了电费开支,新集村每年村集体预计增收20万元左右,有了这些资金,老弱病残等急需帮扶救助的村民,心里就有底了。

  甘肃河西走廊、定西市和宁夏西海固地区合称“三西”。干旱缺水、苦焦贫瘠,长期以来是“三西”地区甩不掉的标签。经历了脱贫攻坚的洗礼、乡村振兴的催化,这些标签正在褪色。

  巨大的风力发电设施在山岗上迎风转动、星罗棋布的光伏板在乡村间闪闪发光,这些西北小城成为了绿色资源集聚发展的新能源县区。

  近年来,看似偏远落后的区域整合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电资源,加快推进农村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通过把农村闲置屋顶变成“绿电生产线”,改善农村电能条件,促进群众收入增加。

  通渭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邢兆峰介绍,截至目前,通渭共建成村级光伏电站92个,总装机容量9万千瓦,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除支付必要的运维费、税费等,剩余发电收益全部分配到村。

  通渭县1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新华社记者 张睿摄

  “通过发展新能源产业,为壮大脱贫村集体经济开辟了新路径,使脱贫村、脱贫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增收,助推了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邢兆峰表示,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前漫天黄沙、干燥暴晒是劣势,现在这些成为推进乡村新能源建设的优势。”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计划发展部副主任李文博说,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宁夏输送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红寺堡区近年来是他们投资帮扶的重点关注区域之一。

  收获时节,在红寺堡,玉米油绿,枸杞、黄花菜正逢采摘,有了这些特色产业,村民一年到头不得闲。随着新能源等现代工业不断壮大,屋顶上的“新产业”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只要勤快,挣钱不愁。

  李文博告诉记者,从长远来看,新能源产业将为当地培养一批产业工人,常年在外奔波的农民工有了回家门口打工的选择,还会提供更多平台留住专业对口的人才,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今年上半年,红寺堡区新能源装机总容量占宁夏新能源装机总容量的1/6。”红寺堡区发改局能源办项目负责人丁晓龙说,光伏、风力发电逐步替代火力发电,促农增收的同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记者侯雪静、邹欣媛、王博、张睿)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民族文化宫里珍宝千千万,但说到“镇馆之宝”,首先想到的便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长鼓,许多观众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它的“芳容”。
2025-11-28 13:02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异元汽车杯”首届新疆国际摄影大赛9月28日正式启动。
2025-09-29 14:31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