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春走基层·走笔|“日出之城”,与“光”同行!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新春走基层·走笔|“日出之城”,与“光”同行!

来源:新华社2025-01-19 16:53

新春走基层·走笔|“日出之城”,与“光”同行!

  黑龙江抚远、华夏“东极”,迎来祖国第一缕阳光的地方。

  中国人对东方、对太阳,有着独特的情感。岁末年初,记者探访“日出之城”,记录下这里人与光的故事。

  (一)迎光

  清晨6时50分许,当朝阳照亮“东极”抚远,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车务段抚远站值班员田春已工作3个多小时。

  一间不大的值班室,除了床就是操作台,“咫尺方台千钧重担”的条幅下,田春紧盯显示屏。他负责运输组织调度,是车站“最重要”的岗位。

新春走基层·走笔|“日出之城”,与“光”同行!

  1月12日,佳木斯车务段抚远站值班员田春在操作台组织调度。新华社记者 徐凯鑫 摄

  抚远站是我国最东端的火车站。尽管接发列车数量不多,但值班员的工作从每天凌晨开始。田春说:“我每天3点10分就坐在操作台前,吃饭、睡觉都在值班室,离开超过15分钟要有人替班。”

  田春家在距离抚远400多公里的佳木斯市。在抚远站工作13年来,他多数春节都在岗位上度过,连续10年被评为车务段先进生产者。“父亲去世我没赶上。”田春说,“为了工作,家人能理解。”

  “每天听到最多的,是操控系统‘请签收阶段计划’的提示音,每天最爱看的,是照进祖国的第一缕阳光。”田春说。

  (二)护光

  阳光洒向冰封的中俄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佳木斯边境管理支队乌苏镇边境派出所正在巡逻的民警,在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来自河北唐山的28岁民警罗琦璠,在这里工作6年了。

  每年冬季,罗琦璠和同事们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下巡界江,重点防范打击违法越界和违规捕捞。夏季,他和同事们要住在江边,每天凌晨1时许,检查到界江捕鱼的船只。

  “用青春戍‘东极’,为警旗增光彩。”罗琦璠说,“边境无小事。让警徽在祖国的第一缕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苦点累点不算啥!”

  (三)守光

  阳光掠过黑瞎子岛,在岛上的标志性建筑东极宝塔下,皑皑白雪中有几个移动的黑点,那是国网抚远市供电分公司的工人踏着积雪,对10千伏三营线进行巡检。

  见记者也要跟着巡线,抚远市供电分公司通江供电所负责人程丙炎拿出一卷透明胶带,蹲下身,用胶带把记者的鞋和裤脚粘在一起,“这是为了防止‘灌包’,不让雪灌进鞋里”。

  程丙炎随手拿出笔扎断胶带,又用手压了一遍,点头说“走吧”,然后带头冲进雪地里。

  尽管记者做好了准备,但是第一步就扎进了过膝深的雪中,连滚带爬还是跟不上程丙炎的脚步。在工人们连拉带拽帮助下,记者跟着队伍深一脚浅一脚在雪地中穿行。工人们查导线、测数据,一丝不苟检查各种设备。

  “为啥不用无人机巡线?”记者问。

  “边境线附近不能用无人机,只能靠人工。”程丙炎答。

  “除了极寒,巡线还有啥困难?”

  “岛上生态好,常有野兽出没,有熊,甚至还有老虎。”

  “害怕吗?”

  “不怕,有应对野兽的经验。再说,岛上取暖做饭照明都离不开电,电力人就要守护光明。”

  程丙炎摘下手套,咬开笔记录着数据。他和抚远市供电分公司的100多名职工默默奉献,只为守护好万家灯火,让每一户人家都能安然迎接次日清晨那缕阳光。

  (四)增光

  寒风卷起积雪,前行的汽车被茫茫雪雾裹住。随着车在道路尽头转弯,窗外陡然可见不同口径、形态各异的卫星地面接收设备。

  这是抚远打造的卫星产业基地。这里与海南、新疆形成陆基卫星测控“大三角”,能够较大程度满足卫星测控空间和国土地面接收范围。

  正在佳木斯垣信卫星办公区忙碌的小曹,见证了这片在荒原上拔起的卫星产业园。他和其他10余人去年从上海来到抚远,这群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人,要坚守在抚远过春节。

  “卫星运转不停歇,我们的工作也不能停。”小曹说,从繁华都市到东北边陲,一开始确实不适应,但充实的工作很快淹没了“小情绪”。在陆地,抚远是偏远的“极点”,在宇宙,抚远是接收卫星信号的“支点”,“能尽自己绵薄之力为‘东极’之地筑梦太空增点光热,为国家航天事业添砖加瓦,我感觉无比自豪”。

  (五)沐光

  阳光下,袅袅炊烟。在黑瞎子岛镇南岗村的渔家乐饭店,老板娘刘贤梅满面笑容,为游客端上热乎的饭菜。

  作为村里第一家民宿,从开业初每天盈利一二百元,到如今旺季每天盈利一千多元,在刘贤梅带动下,全村已陆续办起17家民宿。

新春走基层·走笔|“日出之城”,与“光”同行!

  1月13日,正在营业的黑瞎子岛镇南岗村的渔家乐饭店。新华社记者 徐凯鑫 摄

  地处祖国最东端的南岗村被称为“东方第一村”,是距离抚远东极广场最近的村庄,昔日村民靠打鱼为生,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民们发现,来东极广场看日出的游客越来越多。

新春走基层·走笔|“日出之城”,与“光”同行!

  抚远市东极广场日出。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 摄

  “看日出要早起,不时有游客到村里问有没有住宿、吃饭的地方。”刘贤梅果断率先在家里开起了民宿。她将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视作亲朋好友,用心用情招待,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深深感受到家的温暖与乡村的淳朴魅力。

  临近春节,游客的订单又多了起来。指着墙上的中国地图,刘贤梅自豪地说:“我接待过全国各地到广场看日出的游客。”

  在这里,每个人用责任、勇气、坚守、奉献,迎接着阳光;也用奋斗,追逐着阳光。

  日出东方。抚远,不远。

  记者:王春雨

  海报制作:何伊言

  统筹:冷彦彦、白纯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乌伦古湖冬捕开始

  • “蛇展”迎蛇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