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以青春之名 赴西部之约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以青春之名 赴西部之约

来源:工人日报2025-02-23 15:52

数百万青年学子在扎根西部、服务群众中成就出彩人生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以青春之名 赴西部之约

本报记者 于忠宁

行行又行行,在海拔2800米的大山深处不知绕过几个弯,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民乐乡玉泉小学才渐渐出现在眼前……通过“特岗计划”,2015年张泽旭来到这所村小任教。他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自己以新教师的身份走进校园的一幕:他特意穿着正装走进教室,看到全班仅有4个孩子,既紧张又失落,这时孩子们却纷纷跑来抱着他。

“那一刻,我对自己说,我要带好每一个娃娃。”张泽旭扎根乡村教育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从此以后,每天天刚亮他在校门口迎接每一个孩子,夜幕降临护送孩子安全回家,平凡的日子如水一样静静流淌,如今已走入第10个年头。

这些年,数百万如张泽旭般的青年学子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唱响青春之歌。他们用踏实的脚步丈量基层,用火热的青春绘就幸福底色,在扎根西部、服务群众中成就出彩人生。

在大山深处守护孩子成长

玉泉小学地处偏远贫困的乡镇,师资力量匮乏,最初几年张泽旭担任3个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每天备课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任教年级数学成绩稳步上升,在全县名列前茅。

家访成了张泽旭主动联络家长、了解学生的最好方式,班里多名留守儿童胆小不爱说话,为此他制订了送教上门计划,并带领孩子们一起读书、吃饭、玩耍,原本内向胆怯的孩子性格逐渐变得活泼开朗。

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玉泉小学校长,张泽旭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每一天都很平凡,但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教书育人、播种希望、引领未来,又是那么朴实而绚烂,那么平凡而伟大。”张泽旭说。

在中西部,有一百多万特岗教师像张泽旭一样守护孩子成长。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原人事部、中央编办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累计为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1000多个县、3万多所乡村学校(含村小、教学点)补充教师约118万人。

在“特岗计划”引领下,这些青年学子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数量最多、学历最高、待遇保障最为齐全的新一代农村教师,被称为乡村教育“换血的一代”。他们用爱点亮西部孩子的成长之路,为孩子们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让志愿的种子生根发芽

2022年,大学毕业的王林响应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号召,来到贵州从江县刚边乡,开启了志愿服务之旅。

为畅通西部就业渠道,近年来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等实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这其中,“西部计划”于2003年启动实施。从学生到志愿者,从象牙塔到基层,一批批志愿者从青涩走向成熟,在基层奉献青春热血。

接过志愿服务的接力棒,王林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壮乡。然而,意想不到的困难让他感到一丝怯意。刚边乡是个壮族聚居地,迥异的文化及陌生的方言对于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与村民沟通,王林跟着同事“下村”,当面与村民交流。在走访过程中,他不仅收集好工作所需的材料,还慢慢地了解到每户退役军人的家庭情况及生活困难。从一开始语言不通,到最后的默契交谈,淳朴的村民给予他信任与鼓励。每当走访结束时,他们总会拉着他反复说“哏哎”(壮语“吃饭”)。在这陌生又亲切的壮乡,一句“留下吃饭”是村民对他最大的支持与鼓励,也坚定了他留在从江为民服务的决心。

像一颗种子,王林在壮乡生根发芽、抽穗拔节,锤炼出一身硬本领。他积极联系当地大学生开展“扬帆计划”、暑假“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对家乡的情感认同;多渠道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资助困难中小学生;民俗节日活动中,组织开展旅游服务,用热情和真诚的微笑服务游客……

“我放不下这里的患者”

从支援边疆、帮扶边疆,到扎根边疆,杜才琳在新疆已历经7个寒暑。

2017年6月,杜才琳看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的招聘启事,离故乡河南省周口市4000多公里的距离阻挡不了他服务边疆的决心,通过远程面试,他被县人民医院录用。

为了做好住院医生工作,他认真跟着带教老师学习,短短3个月时间已基本掌握内科常见病的判断和诊疗。他申请调到医院体检科,负责健康体检业务,经常要背着医疗设备带着资料上山下乡,虽然又苦又累,杜才琳却乐在其中。能深入乡亲家门口进行健康宣教,他特别有成就感。

他把患者当成亲人,经常把手机号、微信留给患者,方便联系随访。一名哈萨克族老爷爷因为突发心力衰竭经他诊治出院后,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次杜才琳到家随访,老爷爷总爱亲吻他的脸颊,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巴郎子,佳可思(年轻人,好样的)。”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扎根边疆,我告诉他们,我放不下这里的患者。”杜才琳表示。

一花引来百花开。像杜才琳这样扎根边疆的青年,也带动了许多毕业生奔赴边疆就业。仅2023年,杜才琳的母校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就有37名毕业生到边疆就业。杜才琳表示,期待更多的大学生扎根边疆,为服务边疆人民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铺轨忙

  • 内蒙古乌兰浩特:加紧生产备春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