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挑战,携手打造安全共同体。在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下,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各方积极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展现大国担当,为动荡世界注入宝贵稳定性。
2025年4月14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五天四夜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密集出席近30场活动,深刻阐释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理念方针,推动达成上百项合作成果,书写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篇章,擘画中国同周边国家共促稳定繁荣新图景。
环顾当今世界,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叠加。面对全球和平事业何去何从的时代课题,习近平主席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理念,为破解全球安全困境指明前进方向。
2014年,在亚信上海峰会,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如何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2022年,在博鳌亚洲论坛,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主张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以“六个坚持”为核心要义,即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
从提出与中亚国家携手建设一个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共同体,到倡议中非建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伙伴关系;从主张在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统筹应对各类安全挑战,到提议建设“和平金砖”,做共同安全的维护者……习近平主席不断将铸剑为犁、安危与共的和平合作理念持续深植人心,汇聚起国际社会应对安全风险挑战的共识与合力。
目前,全球安全倡议已得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支持,写入120多份中国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交往合作的双多边文件。
中国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者,更是践行者。从积极斡旋推动沙特和伊朗历史性和解,到在联合国发起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从推动安理会通过巴以新一轮冲突以来首份加沙停火决议,到为阿富汗局势平稳过渡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坚持劝和促谈,推动政治解决热点问题。
践行倡议精神,搭建合作平台。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明确20个重点合作方向和5大类合作平台机制,与各方加强在反恐、气候变化、打击跨国犯罪、人工智能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不断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治理体系。
践行倡议精神,展现大国担当。作为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蓝盔”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还是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
全球安全倡议是新时代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一项国际公共产品,它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一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战略引领。
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致力发展的国家和人民携手同行,守护和平安宁,共创人类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