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天天学习 春深四月,万物竞发。
在单边主义、强权政治冲击世界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实践,展现出“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出席党中央为做好新形势下周边外交工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五天出访周边三国,密集出席近30场活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并赴上海实地调研,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夙兴夜寐中,既有立足全局的擘画,也有着眼细处的落笔。
向内看:中国有底气有能力,“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回看202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实践,有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深刻洞察,有对“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的战略谋划,也有对“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的统筹把握,还有对“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的笃定支持……
向外看:访问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以亚洲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出席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让世界看到“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
4月11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习近平主席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再次会面。桑切斯三年三访中国,“战略定力”成为定位中西关系的关键词,相关表述也从2023年的“具有战略定力”、2024年的“富有战略定力”升级为此次的“更有战略定力”。
一个“更”字,彰显出大党大国领袖面对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沉着与冷静。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今日之中国,既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远见卓识,更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拼搏奋斗精神。
央视网“智闻”系统提取分析2025年4月全网时政新闻热点,为我们观察中国发展脉络提供了全新视角。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4%,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众多外媒第一时间以“增长超出预期”报道中国经济亮眼表现。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以“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构筑中国经济韧性底座,释放了扎稳经济大盘的强烈信号。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困境。从“加强融资支持”到“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再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会议作出的一系列部署回应企业关切,助力企业应对困境。
会议还特别提出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同一天,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集体学习。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占据全球市场的十分之一,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首位,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总书记在主持集体学习时,既肯定了已有成绩,也直言不讳地指出我国人工智能“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提醒大家要“正视差距、加倍努力”,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4月底赴上海考察,总书记首站来到“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看科研、看产业、看人才。他要求上海“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是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为了如期实现这个目标,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梳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4月重要讲话显示,“合作”“发展”“命运共同体”等关键词持续高频出现。
4月上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要求“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
元首外交定向领航,从周边发轫、起步,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月中旬“到邻居家走访”,习近平主席就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出六点举措,就建设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提出三点意见,与柬埔寨领导人达成“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有朋自远方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主席与肯尼亚总统鲁托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共同打造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典范……
见字如面。习近平主席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九届峰会致贺信,“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得到新发展”;在马来西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倡导携手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丰厚的合作沃土。
当中国同越、马、柬三国签署108份合作文本;当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向习主席分享自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这让我想起《论语》中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当来华访问的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称赞“中国的发展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利益,也符合世界利益”;当习主席访问位于上海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释放中方“将一如既往支持新开发银行运营发展”的积极信号……更多合作共赢的篇章徐徐展开。
几棵树苗,照见“树木也是树人”的意味深长。4月3日,总书记抽出半天时间,在北京永定河畔接连种下多棵树苗。和孩子们一起劳动,总书记告诉他们“美好生活都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勉励大家“在劳动中锻炼身体、锤炼意志、增长知识”。言传身教中,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播下。
一次表彰,见证总书记对劳动者的敬意。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总书记为受表彰的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由衷点赞。总书记称赞他们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叮嘱大家“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继续努力、再立新功”。
一场沙龙,聚焦“寄希望于年轻人”的微镜头。4月29日,在上海和青年创新人才面对面交流时,总书记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正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正是年轻一代展示才华、大显身手的好时候。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寄希望于年轻人。”他希望年轻一代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
一场座谈,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4月的最后一天,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要求“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各项政策举措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字字句句,彰显“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初心。
…………
信心和力量,在春天里生长。14亿多中国人民和他们所扎根的沃土、所生长的时代共生共荣。
不以山海为远,不以日月为限。一个“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的中国,一个“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时代进步一边”的中国,栉风沐雨、凯歌而行。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责 编丨李丹
编 辑丨蔡纯琳
视 觉丨张紫曦
校 对丨李珊珊 李丹 孟利铮 宋春燕 李英卓 任佳 毛长志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