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题:利好!一揽子金融政策重磅出炉
新华社记者吴雨
宣布降息降准、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完善房地产融资制度、发布公募基金重要改革举措……7日上午,三位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亮相国新办发布会,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释放稳市场稳预期的强信号。
一揽子金融政策聚焦哪些方面?
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一口气”宣布了3大类10项金融举措,覆盖货币政策诸多方面;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了8项增量政策,涉及房地产金融和险资入市等市场热点;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围绕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宣布多项重磅举措……
一组金融“组合拳”挥出,体现出不断加大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少市场人士认为,一揽子金融政策“超预期”,相较去年9月24日三部门公布的多项重磅金融政策,举措只多不少,力度只增不减。
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突出体现在总量方面。
作为总量政策工具,降准降息的预期不断升温,如今“靴子落地”: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从5月8日起,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这一方面意味着商业银行被央行依法锁定的钱减少了,可以自由使用的钱相应增加了;另一方面预示着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将减少,利息负担会变轻。
再说一个更加直观的利好消息。
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以金额100万元、贷款期限30年、等额本息方式还款计算,购房人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总利息支出将减少约4.76万元。
图为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在清点人民币钞票。新华社记者 李鑫摄
在这组“组合拳”中,“量增价降”的利好还有不少。
比如,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调降至0%,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一系列货币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为支持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提供有力保障。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这些政策利好指向明确,将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积极作用。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建立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这些政策举措主要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其中既有新创设的货币政策工具,也有现有政策升级扩围,还有对已有工具的合并和优化管理。
通过政策激励,定向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将更好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的金融需求,不断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强度、适配性和精准性,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各有关方面为应对外部冲击作了充分的政策准备,并不断强化政策协同。
无论是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还是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务,亦或是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我国金融部门协同配合,打好政策“组合拳”,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政策明确,重在落实,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随着各项利好政策落地见效,更多企业和百姓将从中受益,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将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