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薛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质”的飞跃,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两方面困境:一是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因技术能力有限、成本不足的问题,难以真正利用新技术来提质增效;二是在跨境数字贸易合作的过程中,缺乏具有法律约束力和技术协调性的合作框架与指引。在此背景下,在国内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公共资源支持,在国际上推动双边领域数智化合作,成为破解跨境数字贸易发展难题的关键举措。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薛虹
“目前,中小企业自身的数据产品是不够用的,他们需要一定的公共资源支持。”在薛虹看来,对中小企业而言,数据、算法、人才等方面的短板需依托公共资源支持,才能更好融入数字贸易浪潮。
“我国在数字技术服务领域具有一定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需要这样的服务。我们应有效提供这些服务,帮助他们更充分地使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薛虹表示,部分国家缺乏数字发展战略与立法、技术标准不统一等,导致互联互通受阻。对此,需通过更多双边合作备忘录凝聚共识,让数字技术服务更顺畅地惠及各方。
薛虹期待,世界互联网大会能成为数字经济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引领者、扬帆者、操作者, “希望大会能成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全新平台和国际化舞台。”
拍摄:刘昊、赵鹏超、曾震宇、孔繁鑫 制作:雷渺鑫、殷新宇(实习)、张锐(实习) 策划:李政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