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团结花开彩云南】
光明网讯(记者 王宏泽)近日,“团结花开彩云南”采访团来到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一幅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35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大棚内,48个玫瑰品种争奇斗艳,18个彩色马蹄莲品种含苞待放,这座占地1100亩的园区,正用科技之笔描绘着乡村振兴的“花样文章”。在这里,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篇章交相辉映,共同奏响新时代的奋进乐章。
园区智能温室大棚。光明网记者王宏泽 摄
走进温室大棚,科技元素无处不在。智能温室系统集成了世界先进的自动控制装置,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实时监测调控。园区经理张丽辉介绍:“系统能精准控制遮阳幕布、高压迷雾等设备,为花卉创造最佳生长环境。”
今年,园区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以“国风系列”自主品种培育为核心,通过杂交育种等技术,成功选育出“淡妆”“赤子之心”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园区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新品种“淡妆”。光明网记者王宏泽 摄
在加工车间里,鲜花的增值之路正在延伸。2024年引进的斐洛里永生花企业,让鲜花摇身变为可保存3-5年的艺术品,价值提升10倍。目前园区已开发出24类玫瑰伴手礼,单品达126个,涵盖精油、香薰、食品等多个领域,“丽江de花”品牌正逐步打响。
园区展厅内展示的永生花产品。光明网记者王宏泽 摄
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发展。园区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周边300多名少数民族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村民不仅增加了收入,还照顾到了家庭。据悉,当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的1.6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2.9万元。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园区还融合旅游元素,打造了“四季花开”国家3A级旅游景区。自2024年7月底试运营以来,已接待游客5.02万人次。传统村落、红色教育、田园风光等资源与花卉产业相互赋能,研学、非遗体验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