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钧瓷窑变的釉色在舞者衣袂间流转,甲骨文的笔画于模特裙裾间呼吸……8月12日,记者走进河南郑州阜民里,“潮起中原,时尚河南”主题宣传推广活动正在这里举行。活动以《霓裳里的河南》《城巷里的河南》《窑火里的河南》《诗词里的河南》《山居里的河南》《回味里的河南》六部时尚宣传片搭配创意节目表演,多维度展现河南时尚魅力;文创展区更让公众沉浸式感受老家河南的潮流脉动。从都市繁华到乡镇静谧,从传统诗词到现代文创,从特色美食到国潮服饰,古老的中原文化与现代时尚完成了一次惊艳对话。
文化基因的时尚转译:传统符号的先锋表达
夏夜的星辉下,阜民里梧桐广场光影流转,身着带有传统纹样元素时装的模特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时尚大秀。伴随着“时尚之花”放射出绚烂的光芒,传统与时尚在此刻交融。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表示,河南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既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古朴的民俗,也有奋进的脚步、动感的节奏、时尚的生活。近年来,河南聚焦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坚持创意驱动、科技赋能、项目支撑、跨界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潮起来”,让文旅“火起来”,打造潮流的河南、时尚的河南!
在四大主题文创展区里,阜民里、二七米房、磨街文创园等一个个旧貌换新颜的潮流街区,生动展示河南城市巷弄的时尚转型。在阜民里街区的展位前,琳琅满目的创意冰箱贴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邓女士拿起一款设计赞叹道:“这个作品完美捕捉了传统砖墙与现代玻璃幕墙的碰撞美感。”摊主介绍道:“我们以街区标志性景观为灵感,融入潮流元素,让每位游客都能把‘阜民里记忆’带回家。”
在“回味里的河南”主题展区,传统美食成为了连接游客与地方文化的味觉纽带。河南新县展商揭开蒸锅的瞬间,肉糕的香气立即吸引人群聚集。“这道传统美食融合了猪肉、鱼肉和葛根粉,承载着新县人民的智慧与乡愁。”展商热情地介绍。“这味道让我对新县的美食文化充满向往。”品尝过美食的郭女士表示。
“窑火里的河南”与“纹样里的河南”两大主题展区同样人气爆棚。钧瓷展台的拉坯技艺展示让游客亲身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博物馆纹样文创区则通过现代设计的冰箱贴等产品,将古老纹样转化为年轻人喜爱的时尚单品。这些创新实践不仅展现了河南文化的活力,更构建起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让千年文明以崭新的姿态走进当代生活。
六大主题的时空交响:多元体验的时尚密码
要想全方位感受时尚的河南,就不能只停留在城市的巷弄之间,更要走进窑火淬炼的舞步深处,踏入诗词点亮的时空长廊,循着茶香探秘山居小镇的静谧气息,品尝美食协奏的创意革命,触摸霓裳蝶变的纹样密码。六大主题短片搭配歌舞、非遗技艺展示等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创意节目,从不同视角解码时尚河南。跟随六大主题宣传片的视角,游走散落在中原大地各处的时尚打卡地,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时空压缩实验”,让古老文明与现代时尚在同一帧画面里完成更新、保存、转发,成为可被无限复制的社交素材。
“城巷里的河南”主题展示中,来自焦作的太极与现代街舞巧妙融合,碰撞出令人惊叹的艺术火花。银基路演团队与观众的精彩互动,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表演引得小朋友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尽情舞动,欢声笑语回荡全场。“窑火里的河南”主题则通过一场惊艳的汝瓷赋表演,让观众领略到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演员们全程手持汝瓷,随着音乐节奏变换各种优美动作,仿佛与手中器物融为一体。观众席上的王女士目不转睛地欣赏表演,不时赞叹:“没想到汝瓷与舞蹈能如此和谐统一,这种艺术呈现太令人惊艳了!”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卢老师向记者介绍:“我们的节目以汝瓷为创作灵感,通过精心编排的舞蹈动作,生动展现河南汝瓷的独特魅力。演员们始终手持汝瓷表演,力求达到人瓷合一的境界,以此传达汝瓷蕴含的灵魂韵味。”
在时尚集团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张晓冬看来,时尚河南的根基在于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青铜图腾、汴绣绝艺、千年帝都积淀,构成了河南时尚的“超级基因库”。如今,这些沉睡的文明符号正被年轻力量唤醒:非遗传承人用颠覆性语言创新剪纸、糖画;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等将古老符号通过现代视觉惊艳呈现,让河南成为现代东方美学的塑造者。同时,城市“微更新”激活了历史街区与工业遗迹,戏剧幻城、电影小镇等文旅集群构建了时尚消费闭环。而在产业上,河南依托全球领先的服装生产、假发制造及高端皮料加工,以智能制造升级产业链;胖东来、蜜雪冰城等本土新消费品牌更深刻影响着国民生活。河南的时尚创新是以黄河文明为魂、智能制造为骨、城市更新为脉、新消费为势,构建独特生态系统,依托殷墟、龙门等超级IP培育“新中式美学共同体”。“真正的时尚先锋,永远深植于文明的土壤。河南正在证明:时尚的未来,属于那些最懂自己是谁的人。”张晓冬说。
政策赋能的破圈之路:文旅融合的时尚升级
2025年5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指出,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数据显示,2024年度河南全省全面接待游客量首次突破10亿人次,综合旅游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可带动相关收入4.37万亿元。
潮起中原的背后,宏观政策发挥着强大的赋能作用。河南刚刚出台的《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措施》正释放巨大的政策红利,为“时尚河南”注入强劲动能。文件提出要依托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旅游休闲街区,积极引进大型文商体旅综合体。此次活动的举办地——阜民里,正是这样一个传统与时尚的交汇地。这片曾经的棚户区,如今正秉承文化保护传承理念,创新街区更新与文旅融合模式,在坚守百年街巷格局及近代郑州建筑风貌的同时,植入新经济、新业态、新场景,唤醒城市记忆、焕活城市活力。
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深度融合。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提升产品供给能力。支持文化文物单位与社会机构合作,推出特色融合、时尚国潮产品。当博物馆里的文物遇上现代美学,那些承载着文明记忆的古老文物,通过设计赋能走进现代生活场景,转化为可触摸的消费体验。近年来,河南博物院文创爆款频出,文物盲盒将微缩仿制品藏入土中,配以迷你洛阳铲等工具,让消费者在“探宝”过程中感受文化魅力。博物院文创办李奇儒介绍,通过二次创作,将文物元素融入冰箱贴、书签等日常用品,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目前,河南博物院文创商店已发展成为2000平方米的多业态品牌店,销售渠道涉及30多个地区和国家。在各地景区和商业街中,河南博物院品牌形象店“豫来遇潮”已随处可见。
潮起中原,时尚河南。这不仅是一次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更是一场关于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这片孕育华夏文明的土地必将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让世界看见一个既厚重又轻盈、既古老又年轻的河南新形象。(光明网见习记者 姜姝琪 记者 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