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2025-08-15 10:06

  零下40℃,积雪没胸

  侵华日军布下“铁壁合围”的天罗地网……

  在长白山深处的绝境中,

  东北抗联战士如何存活并坚持战斗?

  答案,藏在一座座隐秘的“密营”里。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蒿子湖密营。苍雁 摄

  密营是什么?

  这不是普通营地,

  而是东北抗联在日寇疯狂“讨伐”下,

  于原始森林深处打造的秘密生存与战斗网络。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杨靖宇将军建立的蒿子湖密营,也称杨靖宇密营。苍雁 摄

  位于吉林桦甸红石林区的蒿子湖密营,

  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

  杨靖宇将军

  于1938年末建立的核心基地。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蒿子湖密营纪念馆。苍雁 摄

  这处密营至今依稀保持着原貌,

  其沿山涧分布,占地255公顷,

  地形如“迷魂阵”,

  由30多处功能各异的遗址组成。

  曾经的密营就建立在这片森林中。

  密营可谓五脏俱全:

  司令部、被服厂、枪械所、哨所、

  粮仓、营房……

  构成了深山中的“战斗生命线”。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密营中的“司令部”。苍雁 摄

  1938年末–1940年初,

  杨靖宇在此指挥十余次战斗,

  依托密营对抗日军“蓖梳山林”(拉网搜山)、

  “铁壁合围”的绞杀。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司令部内部构造。苍雁 摄

  这里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

  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密营遗址。

  抵御零下40℃的酷寒 关键在地窨子”!

  这可不是普通房子,

  而是抗联战士的半地下生存堡垒。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地窨子。资料图

  建造智慧:

  向下深挖1-2米,原木搭架,

  覆土盖草皮,与地表齐平,冬暖夏凉,

  伪装大师:

  入口用柞木搭伪装棚,覆盖枯枝落叶,

  极难发现,堪称“隐形门”。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原始森林里“伪装”后的地窨子。苍雁 摄

  温度奇迹:

  最深处的地窨子能容纳三四十人。

  即使外面零下40℃,

  铺着两层破棉袄和干草兽皮的“室内”,

  体感竟能维持在零上5℃左右!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仿建的地窨子。苍雁 摄

  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纪念馆馆长吴艳滨

  进一步揭示了“地窨子”的御寒黑科技:

  火墙、藏烟与生存细节。

  战士们在树洞里起锅做饭。

  当“大烟炮”(强暴风雪)来袭,

  气温骤降至零下45℃。

  火墙供暖

  不是砖墙!墙角垒石火塘,

  热量通过底部特殊结构(垫高+通风口+浅沟)

  辐射整面土墙,成为巨大暖源。

  屋顶30厘米厚的落叶松板+碎桦树皮填缝,

  锁住温暖。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地窨子上覆盖枯草保暖。苍雁 摄

  隐形烟火:

  烟囱深埋地下,排烟管延伸至山顶散烟,

  空中只见雾气。

  排烟管道。

  杨靖宇甚至巧妙利用

  245年树龄、根部中空的沙松树干

  藏匿炊烟,避开日伪侦察机。

  二百多年树龄的沙松依然存活。

  以命守护:

  火塘昼夜不熄,战士轮班添柴。

  手冻僵?布条缠紧柴刀!

  脚生疮?辣椒秧煮水外敷!

  实景还原密营中抗联战士的艰苦。

  大雪封山,粮食断绝怎么办?

  距离地窨子200米,

  用柞木搭成的“储藏窖”,

  外围糊着黄泥,

  就是抗联的“地下粮仓”。

  抗联战士的生活用品。

  抗联战士初到密营时,

  由于日伪军的保甲连坐、坚壁清野,

  加上因叛徒告密,

  将抗联一路军的70多座密营烧毁,

  大部分粮食弹药被搜走。

  密营缺少粮食,战士们便四处收集橡子。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密营挖掘出来的抗联战士生活用品。苍雁 摄

  橡子是柞树籽,

  战士们将橡子收集起来,晾晒好,

  用碾子碾成粒或粉来食用。

  抗联战士用来磨橡子用的碾盘。

  蒿子湖密营地处山凹里,

  有若干大坑,

  叫狩猎坑,也就是陷阱。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猎坑。苍雁 摄

  像这样的陷阱,

  抗联战士们挖了16个。

  “动物掉里就吃到肉了。”

  狩猎坑。

  生存的智慧渗透在每个细节里。

  在缺医少药条件下,

  抗联战士将黄菠萝树皮煮沸消毒后覆盖伤口,

  成为“森林创可贴”,或直接食用,

  利用其天然抑菌性防止感染。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黄菠萝树皮。苍雁 摄

  冰雪游击:

  智慧对抗铁壁合围

  如何在日军猎犬追踪下隐蔽行军?

  抗联战士们同样有着应对之策。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白山黑水间的抗联战士。苍雁 摄

  向阳行军法:

  专走朝阳山坡,

  利用融雪自然掩盖足迹。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原始森林中的朝阳山坡。苍雁 摄

  “冰河断踪”术:

  若被猎犬紧追,毅然赤脚踏过刺骨冰河,

  让激流冲刷掉所有痕迹与气味。

  游击精髓:

  “快穿插、快集中、快打、快撤退”——

  依托密营网络,

  在广袤长白山以少胜多,顽强周旋。

  战士们用来撤退的交通壕。 苍雁 摄

  【永不磨灭的印记】

  一棵百年松树上,

  杨靖宇将军刻下的作战标记依然可辨。

  零下40℃的酷寒虽已远去,

  但蒿子湖密营淬炼出的生存智慧与钢铁意志,

  早已融入白山黑水的血脉。

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如何撑过零下40℃的寒冬?

  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戴柏权在纪念馆参观。苍雁摄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这首荡气回肠的密营歌谣,

  是冰与火绝境中铸就的永恒丰碑,

  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传奇。

  作者:苍雁 石洪宇

[ 责编:姜姝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

  •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0000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