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文物里的抗战记忆】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厅中,一枚长75毫米、宽45毫米的朴素奖章静置于展柜内。这枚奖章是八路军某部副连长李绍武用忠诚和赤胆赢得的一份崇高荣誉。虽然这枚绣有“百团大战”字样的奖章外观略显粗糙,但它却承载着八路军将士在那段烽火连天岁月中英勇无畏的光辉记忆。
百团大战奖章。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破袭之战:粉碎“囚笼”的华北铁拳
1940年,日军于华北推行“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企图扼杀抗日根据地。
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20师、第129师等主力在刘伯承师长与邓小平政委指挥下,向日军侵占的华北主要交通干线和据点展开全面攻击,打响以正太铁路为重点、声势浩大的交通总“破袭战”。
破击娘子关之铁路。资料图片
百团烽火:人民战争的磅礴伟力
战役打响后,各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民众参战热情空前高涨。随着战役规模不断扩大,先后投入兵力达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大量地方游击队和民兵也积极参与作战。由此,正太战役发展为规模空前的“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分为三个阶段。
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
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
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砸烂捣毁日军的碉堡。资料图片
据八路军总部战报统计,在为期三个月半的时间里,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共计发动了1824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歼灭日伪军4.6万余人,攻克日伪军据点2993个,并严重破坏了长达470多公里的铁路线及1500多公里的道路设施。此外,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血铸荣光:一枚奖章背后的英雄岁月
作为386旅老2团的一名副连长,李绍武此役率部参与大小战斗数十次。作战中他指挥果断,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从而获得了这枚珍贵奖章。每当凝视这枚质朴奖章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隧道,再次感受到当年战场上硝烟弥漫的气息,不禁令人对为中华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先烈和英雄们更加肃然起敬。
抗日根据地群众热烈欢迎参加百团大战的将士们凯旋。资料图片
历史回响: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百团大战不仅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最大规模、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进攻之一,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取得的重大胜利。此役不仅有效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同时也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85年岁月更迭,昔日枪炮轰鸣之声早已消逝于历史长河之中,但战士们用鲜血染红的土地却愈发显得生机勃勃。那份深植于太行山脉之中的浩然正气,将永远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勇往直前。
资料来源: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军网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策划:李方舟 茹行止 王文韬
制作:王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