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雷渺鑫)9月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开幕。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馆长萨努贾·卡斯图里亚拉克奇在开幕式上表示,我们身处技术飞速变革的时代,互联网与数字创新已彻底改变了我们学习沟通和连接的方式。对于肩负文化遗产守护使命的我们而言,这个时代既充满机遇,也意味着更重大的责任。
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馆长萨努贾·卡斯图里亚拉克奇。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 潘迪 李伯玺/摄
“我们的古迹、手稿、文物和很多的传统正在面临着时间流逝,自然灾害以及人类冲突的威胁和挑战。数字化技术让我们能够以先辈难以想象的方式守护这些瑰宝。”萨努贾·卡斯图里亚拉克奇表示,数字化技术不仅限于保护,更能让我们共享遗产,向世界敞开博物馆的大门,让偏远村庄的学生轻点鼠标便能探索古代文明,以崭新而深刻的方式连接过去与现在。
萨努贾·卡斯图里亚拉克奇介绍说,斯里兰卡是一个拥有2500多年文字历史的小岛国。近年来,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将拥抱数字创新作为首要任务,已启动和实施了多个项目,包括对手稿及考古记录进行数字化处理,为学者和公众建立高质量的数字档案;推出虚拟博物馆展览,让全球观众在线观赏;与高校及国际合作伙伴开展3D扫描与数字修复项目,精准保存“脆弱”的文物等。
“本次论坛‘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与我所认同的愿景高度契合。”萨努贾·卡斯图里亚拉克奇认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立完成这些使命,因为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保护行动也必须是全球的,需要建立更多知识技术共享的合作平台,致力于制定通用的数字标准,以确保数据代代可用。当我们携手合作,不仅仅是在守护过去,更是在为教育、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创新。
但萨努贾·卡斯图里亚拉克奇也提到,在拥抱技术的同时,更应始终铭记教育公众、启迪思想、促进包容的使命。数字化不应该取代人类对文化的亲身体验,而应丰富和拓展这种体验。我们所守护的也不仅是器物,更是记忆、认同与智慧。通过这样的努力,将赋予后代从历史中学习的机会,助力构建互相理解、和平互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