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曾震宇 李政葳)9月29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举行假期出行出游安全知识发布会。会上,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城市灾害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月琴表示,假期期间,大型活动、景区、商圈、演唱会人流激增。在这样高度密集的环境下,一旦因为突发情况引发混乱,很容易引发群体性的踩踏事故,造成严重的伤亡。对普通民众,一旦到达高密度环境区域,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提前学习掌握一些自救能力,牢记“五步自救法”。
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城市灾害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月琴
第一步要查路线。抵达一个区域,首先要先找安全出口牌,还要关注隔离栏,确保逃生路线和应急的集合点。
第二步要避风险。避开狭窄通道或楼梯间物理的风险点,同时还要远离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不要逗留。
第三步要顺人流。一旦到人员密集的环境下,要学会双手交叉护胸撑出呼吸空间,然后顺着人流前移,千万不要逆行,也不要停步,更不要弯腰捡东西。
第四步要快撤离。一旦场所出现设备故障、人员滞留等突发事件,要遵守指令,快速沿墙撤离。在这个撤离过程中,一定不要停步、不要逆行,也不要逗留,更不要拍照。
第五步要服从指挥。人员高度密集的环境下,一定要听从工作人员、民警的指挥,快速撤离,不回望、不观望,也不返回。
最后,无论是工作人员的科学防控措施,还是个人的自救技能,都是每个人对于风险的敬畏。同时,工作人员要摒弃“经验主义”,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个人也要避免“侥幸心理”,提前掌握一些自救技能。只有工作人员和个人各司其职,发挥所能,才能守护好安全防线,使假期过得既热闹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