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银川10月15日电 (记者张文)“进了‘白名单’,上门检查频次少了。”宁夏银川市一家农业加工企业负责人打开公司日志,发现最近两个月的上门检查次数少了很多。目前,银川市已建立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设置221项免检降频事项,112家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被纳入首批“白名单”管理。银川市每季度涉企行政检查频次已同比下降30%。
“白名单”制度以企业合规为基础,突出“优中选优”的标准,以近3年无较大处罚、无安全事故、无信用污点等作为准入条件。认定流程包括自主申报、部门审查、公示公告等,同时设立“一票否决”动态退出规则,对发生违规行为的企业及时清退。近年来,银川市紧扣企业发展需求,构建“事前定事项、事中强标准、事后重监督”的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化体系,为入企检查做减法、执法服务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