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科学研究“遇见”人工智能(AI),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对科学来说,人工智能不是一次工具的革命,而是一次科学革命的工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AI4S(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是驱动‘第一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人工智能会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重大科学突破,生成式AI还可以帮助发现以往发现不了的事物”……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于今年2月主办的“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计算机科学钦定教授温迪·霍尔等专家学者,作出了这些回答。

“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研讨会现场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以数据为驱动、以模型为载体,引发一场从科研范式、科研方法到应用场景的系统性变革。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相继颁发给在人工智能与基础科学交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科学家。有分析认为,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正逐渐得到认可。
在业界看来,AI4S不仅代表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应用,更逐渐成为推动人工智能自身核心能力升级、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关键驱动力。

观众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体验数字人技术
当前,智能鸿沟与数字鸿沟叠加制约普惠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伴生诸多风险,且人工智能与各学科的融合程度尚浅……种种挑战,使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的合作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
如何应对此类潜在风险?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的相关活动上,专家学者就促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提出了建议——
实现包容普惠的发展,即实现全球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让不同地区的科研人员都能参与“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的发展进程;实现融合创新的发展,即各方应探索人才联合培养、学科共建等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安全有序的发展,即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为目标,让人工智能技术在符合科技伦理、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全面赋能科学研究。
在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领域,世界互联网大会长期发挥着积极作用: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如何借助人类文明应对人工智能这一“科技变量”,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议题;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聚焦人工智能,将“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确定为主题,着力探寻数字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
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期间,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交流会更提出要持续健全治理机制,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向着有益、安全、公平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现场
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等前沿科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将再一次成为大会核心关注点之一,并将设置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论坛。
如何抓住AI4S这一科技发展的历史机遇,让AI在一系列科研领域打破学科界限,加速科学研究进程?今年的乌镇峰会,让我们共同期待。
来源:光明网
(撰文:孔繁鑫 排版:李飞 统筹:李政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