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袁晴)《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特别提出支持“算力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国家发改委如何推动高耗能算力产业与绿色低碳发展协同并进?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10月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回应。
李超介绍,算力基础设施是近期发布的《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部署的节能降碳重点行业领域之一。近年来,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能源资源消耗也快速增长,推动算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应该看到,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还存在部分算力设施“小而散”、老旧算力设施能效偏低等问题,在节能降碳改造方面仍有较大优化空间。为此,国家发改委将以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为重点,重点推进多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建设布局,以规模化推动效率提升。强化“东数西算”规划布局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严格把关,新建大型和超大型算力设施优先布局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国家枢纽算力设施集群范围内。统筹算力与电力基础设施布局,推动算力设施向西部绿电富集区集群布局,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鼓励小、散、低效的存量算力设施向集约化、高效率转变。
二是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对新上算力项目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对新上项目提出更高要求。支持算力设施探索应用工业余冷等资源,加强算力设施余热回收利用。
三是推进更多绿色技术创新应用。推广高效节能节水设备,逐步淘汰不符合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的落后低效产品设备。因地制宜推动各类高效制冷散热技术,提高自然冷源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