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进博会不仅是全球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平台,更是中外文化和理念的交流盛会。
器物变桥梁:展品的人文交流
进博会上,承载着独特地域文化的普通商品,成为文明对话的使者。在农食产品展区,一阵阵热辣的非洲鼓声瞬间“揪”住了来往人群的脚步。展台上,是一排排来自非洲马里的纯天然手工护肤品,参展商阿玛都热情地给大家试用。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参加进博会——用非洲鼓吸引更多采购商,他已经“熟门熟路”了。
今年的国家综合展,参展国覆盖五大洲,一共设立6个主宾国。适逢中哥建交45周年,哥伦比亚带来了它独具特色、被誉为世界最可口的咖啡豆。瑞典馆则非常综合,既有瑞典人称之为“fika”的慢生活方式,也有高端工业制造,展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这些国家不仅展示特色物产,更借此呈现国家形象、发展潜力与独特文化魅力。

11月5日,人们在第八届进博会国家展哥伦比亚馆排队品尝咖啡。图源新华社
专区搭舞台:文明的交汇交响
如果说国家展区是“各美其美”,那么人文交流专区则致力于“美美与共”。一个个美食+文创、非遗+现代、地方+国际的展品在人文交流展区随处可见。本届进博会重点打造“进博精品荟”“进博美食荟”“进博文艺荟”特色品牌活动和“魅力友城”板块。
我国各省纷纷借助“进博三荟”,立足于自身特色,串联起好买、好玩、好吃的沉浸式人文交流乐园。新疆延续“新疆是个好地方”主题、山东以“齐鲁一号”列车为设计脉络、甘肃的丝路技艺焕新登场。这些展示,使中外嘉宾全方位感受中国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包容。
进博会一直拓展和创新人文交流的形式和内容,今年新增“魅力友城”专区,首次展示中外地方合作的丰硕成果。这里的主角,是彼此牵手的“友好城市”。江苏南京与德国斯图加特、西藏拉萨与尼泊尔加德满都、山东德州与匈牙利皇宫堡、重庆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将以“双城联展”形式携手参展,共同呈现友城交流的多样风采。

山东馆“美食荟”聚焦集中展示具有地域文化的菜品及特色小吃。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摄
媒介连世界:价值的全球传播
进博会上生动的文明对话,通过媒体的镜头与笔触传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进博会记者整体报名规模和外围报名规模都超过了上届,可见国际社会对进博会的关注。媒体公共工作区一共设置了450个工位,还特别打造了非遗客厅、上海各地的文化项目展示等多个功能区。
这些设施不仅服务于新闻报道,本身也成了一种文化展示。 让中外媒体记者在获取权威信息的同时,能够沉浸式地体验中国文化,将发生在进博会上的动人故事,实时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进博会新闻中心,为中外记者量身打造的AI志愿者“新宝”。图源央视新闻
当各国的器物之美交汇,当不同的文明在展台对话,这些跨越山海的故事,正通过进博会的舞台,书写着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光明网记者 李方舟 见习记者 赵靓
综合整理: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国经济网、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