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8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下一代互联网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世界互联网大会智库合作计划研究成果《促进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弥合数字鸿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论坛上发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张海懿代表智库合作计划介绍了此项联合研究成果的主要发现。

《促进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弥合数字鸿沟》报告发布现场。光明网记者 崔益明/摄
《报告》阐述了数字基础设施的概念范畴,明确数字基础设施是贯通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并系统梳理了当前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态势:网络基础设施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算力基础设施逐步走向可持续性发展,数据基础设施支撑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模型基础设施促进各领域智能化转型。报告还分析了数字鸿沟的现状,指出数字鸿沟的主体正在从网络连接能力逐步扩展至智能化能力及安全能力等更多方面。
《报告》还进一步分析了全球数字基建国际合作面临的三大关键挑战:一是数字治理路径差异,二是数字发展能力不平衡,三是数字基建投资不均衡。针对三大挑战,《报告》从国家、国际组织与产业层面出发,提出了数字基建国际合作建议:从国家层面,需进一步促进基础设施互联,积极推动相关规则的国际间互认;从国际组织层面,需充分发挥发挥多边机制作用,强化技术标准、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协同;从产业层面,需通过开源共享、合作开发等方式促进技术普惠,推动产业生态共建。从缩小南北国家数字发展差距到让欠发达地区共享智能化转型红利,从保障弱势群体数字权益到推动数字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共同福祉,《报告》呼吁将弥合数字鸿沟从理念共识转化为具象行动。
数字基础设施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促进全球数字设施建设与国际合作的意义在于通过连接、赋能与重构,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智能互联,共享数字化发展时代红利。这份报告为当前数字基建指出国际合作的方向,以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凝聚国际共识,彰显了通过多边协同应对全球挑战、以普惠数字生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记者 雷渺鑫 张晨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