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雷渺鑫)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会上,欧中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发起人、比利时前驻华大使、比利时驻华终身荣誉大使帕特里克·奈斯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蓬勃发展,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但不应止步于此,需小心谨慎地使用这些技术,理性对待其在文化遗产领域的作用。

欧中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发起人、比利时前驻华大使、比利时驻华终身荣誉大使 帕特里克·奈斯。光明网记者 李伯玺 崔益明/摄
谈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性,有着28年在华经历的帕特里克·奈斯说,他见证了中国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的稳定发展与贡献,并提到了欧洲在此领域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欧洲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领域开展了多元探索与实践,从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修复,到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再到通过政策与资金保障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们很开心能有这样宝贵的机会,和中国伙伴分享经验,也希望能推动更多国家加入进来。”在帕特里克·奈斯看来,文化遗产是属于当地人的宝贵财富,无论是他所居住的云南山区小乡村的特色文化,还是其他地区丰富的文物遗产,都值得我们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