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权威解读
1948年11月12日,持续两年半之久的东京审判结束。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被处以绞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1月19日,远东最高盟国统帅部根据同盟国授权,宣布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这次被后世称为“东京审判”的世纪大审判自1946年5月起历时两年多,判决书长达1213页,规模超过了纽伦堡审判,堪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东京审判确认了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将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者列为甲级战犯,对国际法战犯概念进行了重大发展。
1948年7月27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布,由美国陆军部9人和日本26个人组成的翻译团将从8月2日进入东京的服部住宅,切断一切同外界的联系,开始进行翻译判决书的工作。显然,这个工作是严格保密的。
当1948年初冬来临的时候,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迎来了它的最后开庭。
1948年11月4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再次开庭。庭长卫勃的第一句话是:“现在开始,本法官宣布判决”。
判决书一共宣读了7天。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侵略是人类最大的罪行,是一切战争罪行的总和和根源。”判决书共10章,英文文本总长度1212页。
第7天,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第818次开庭。
下午1点,卫勃开始宣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第10章“法庭对检察方面起诉书罪行的认定”。
卫勃逐一宣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被告起诉书所做出的最终认定:
所有日本被告,有罪。
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已经证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是严肃公正的,它向世界表达了这样的信念:正义必将战胜邪恶,阴谋侵略是最大的犯罪,这是必定要受到惩罚的。
抗日战争史回眸
1935年11月12日
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开幕。
1936年11月12日
日本唆使察哈尔境内伪蒙军王英、李守信两部为主力,进犯绥远。
1937年11月12日
淞沪会战结束。中国军队投入兵力70余万,坚守上海达3个月之久,伤亡25万人以上。淞沪战场上硝烟散去的同时,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宣告破灭,全国人民为之无比振奋,日军统帅部为之无比惊叹,全世界舆论自此对中国的抗战能力刮目相看。
1938年11月12日
日伪军约6000余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连续大规模围攻,冀中军区以一部兵力阻扰和转至敌侧后打击和疲惫敌人,以主力歼灭东路之敌。
长沙军警当局误信谣言,以为日军将至,于是日深夜纵火焚烧市区建筑,酿成惨祸,直至16日余烬犹未完全熄灭。
1940年11月12日
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在晋东南辽县、榆社歼日伪军400余人。
1942年11月12日
日伪军2万余人对山东胶东根据地实施大“扫荡”,八路军主力迅速向东转移至外线。
策划:李方舟 董大正 任子薇
制作:张悦鑫 杜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