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我参与了两艘国产大型邮轮的建造。建造魔都号时,我们没有先例和经验,面对2500万个零件和堆积如山的图纸,现场各种状况突发,进度总被拉慢。
建造花城号时,又有新挑战:船更长了,还多了2套脱硫装置和5套脱硝装置,建造量变大、难度提高,周期却缩短,需要大幅提升效率。
但这次,技术手段的创新让我们更有底气:建造设计全流程数字化,搭建起协同设计网络,全球供应商实时参与设计,明显增效;使用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造过程,设计修改耗时较魔都号减少80%;智能薄板车间使用激光复合焊,薄板焊后平整度大幅提升。
两艘船见证了我国船舶工业的飞跃。
(作者为中船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邮轮项目部部长韦胜圣,本报记者沈文敏采访整理)
